兴农评丨村民群里发言被罚款,反映基层治理三大现象
(兴农评,时长共2分51秒)
三农大小事,群里尽在兴农评。被罚
近日,款反天津一村民因在村联络群里发言被罚款,映基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。兴农现象据报道,评丨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群内通知要求村民登记三轮车四轮车,村民层治村民询问“老年三轮也算吗”,群里而后被告知需缴纳200元罚款,被罚理由是款反“根据村规民约,在群里说话要罚款”。映基更讽刺的兴农现象j9是,村内还有人因误操作就被罚款,收据上竟还写着“违规自愿交款”。
这一事件看似荒诞,实则反映了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。
首先,村民为何不能在微信群里发言?可以想象,村委对微信群的定位就是发布通知,仅从自身工作便利出发,而不是将微信群作为沟通工具。联络群仅有一方声音,且不允许群众发言,那为何称之为联络群?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议事协商渠道被人为阻断的体现。基层治理强调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”,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,通过各种方式、在各个层级、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。
其次,村民发言就要罚款被指是“村规民约”,那么,村规民约如何形成?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授权而制定,应当是村民共同商议、共同遵守。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,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,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。少数村集体存在不合理的规定,往往用“村规民约”来搪塞,甚至觉得理直气壮。村民在微信群中发言即被罚款,这一“村规民约”是否经过村民大会讨论?村集体又是否具备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权力呢?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将村规民约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表现。
第三,在此事件中,村委虽无恶言,但为何态度如此傲慢?因为村委错将自身的管理职责定位为“统治”,所以直接切断与村民沟通的渠道,甚至对企图沟通的村民给予惩罚。这其实是基层治理中管理者定位错误,拿着扫帚当令箭的常见现象。村委会的权力来源于村民的授权,应当对村民负责、为村民服务,而不是滥用权力、肆意妄为。
基层治理无小事,“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”。行政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,村委如果不能摆正位置,秉持服务态度,溃于蚁穴并不是骇人听闻。
【作者】杨雪
【出镜】杨娉婧
【拍摄】方壮玮 杨雪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- ·五年内组成千亿大市场!睁开“短剧+电商”路在何方?
- ·点赞!小孩高速晕车,志愿者这波操作太温暖...
- ·12名宣讲人讲述“清廉故事”!梅州举办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宣讲活动
- ·临近高速出口,小车车胎突然爆裂,险!幸好遇上他们...
- ·释放高品质睁开单薄信号!增长“百万万工程”奏成果,梅州市8个县(市、区)亮招
- ·人民日报民生网关注梅州丰顺:传承红色精神 推动绿色发展
- ·中甲联赛第二阶段赛区安排确定 梅州赛区进行保级组比赛
- ·警媒携手!市公安局与梅州日报加强警媒战略合作
- ·从牧场到餐桌,玩转八大菜系,一头牛的怪异道路‖上桌啦
- ·通车进入倒计时!大潮高速沥青摊铺完成超8成
- ·一核四心、一带四廊、一环五山!梅州规划打造粤东北公园城市典范
- ·3日晚上对阵贵州恒丰队,梅州客家将迎恶战!
- ·呵护红树林 共筑绿美广东
- ·表扬2家批评5家!梅州“百千万”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出炉
- ·中甲联赛第二阶段赛程出炉,梅州客家首战长春亚泰
- ·进度刷新!梅州综保区完成征拆转入全面施工建设